AI赋能立德树人——2025年广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成功举办
前沿技术+传统课堂、理论研究+实践创新、高校引领+基础教育……4月12日至13日, 2025年广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线上研修活动顺利举行。本次研修以“AI赋能,担当立德树人使命”为主题,邀请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多种创新形式有机结合,为广州市思政课改革创新注入新动力。
协同育人:
构建高质量研修新平台
研修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学校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高校思政课“曹群名师工作室”、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项目等优质资源共同承办,全市170余名大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学习。
“思政课教师要以‘求索者、同行者、践行者’的三重角色,投身思政课教学创新实践。”市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在开班仪式上系统阐述了广州“大思政课”建设的“三维推进”战略——构建“AI+思政”数字化课程体系、深化跨学段教研共同体建设、推动理论成果向精品课程转化。
理论引领:
创新课程教学新范式
研修活动中,中山大学沈成飞教授以第二个历史决议为切入点,强调新中国史教学应秉持“温情与敬意”的态度,从世界历史视野和发展叙事维度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广州市学校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曹群教授立足本土实践,从理论源流、制度创新、实践效能三个层面,深入阐释“人民民主”作为人类民主进程新形态的理论内涵,为参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参考。
技术赋能:
探索智慧教育新路径
首都师范大学万海鹏副教授通过“研究六步法”现场演示DeepSeek、Zotero等智能工具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系统讲解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研究的实践路径。哈尔滨工业大学尹胜君副教授创新提出“场线同一”教学模式,分享学校以“四史学习+思政课程”为核心,整合红色资源、国之重器和行业楷模等教学资源,构建实景“大思政课”体系的实践经验。北京化工大学吴宁副教授则从痛点链、资源链、优势链三个维度,深入分析AI赋能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策略,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具体指导。
本次研学活动获得圆满成功。未来,广州将持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弘扬教育家精神、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开展跨学段一体化教研、实施AI赋能培训等举措,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广州市思政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