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柔美绕梁飘 余音婉转起珠潮——广州市举办“羊城和声美,唱响新时代”第十五届学校合唱节
徐徐和音,幽幽秋韵,引亢高歌,珠江潮起。10月18日、20日,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天河区教育局承办的“羊城和声美,唱响新时代”第十五届学校合唱节在二沙岛星海音乐厅举行。本次展演音乐会选取了8所小学、11所中学,广州市少年宫,越秀、海珠、天河、荔湾、白云、番禺区少年宫等合唱团参加展演。参加展演的队伍代表了本届学校合唱节的最高水平,也是广州市合唱整体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为观众呈现出一台高水准、高品质的音乐会。
云集珠江水畔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白云区少年宫白云区学生合唱团《蒲公英》《一窝雀》
海珠区少年宫小海燕合唱团
《彩色锦鲤》《Vidala del Nombrador》
《春天来了》
各区少年宫演唱的曲目丰富多样,有根据云南大理白族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的《醉在云故乡》,还有人声模拟出风声、胡笳声、羌笛声,描摹出一幅萧索苍凉的西域图景的《玉门关》,还有取材于藏族地区音乐素材,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香巴拉随想》,歌词取自绕口令的无伴奏合唱《彩色锦鲤》。
广州市少年宫百灵合唱团
《Pange Lingua》《trees》《少年》
广州市少年宫百灵合唱团成立于1954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年宫合唱团,他们作为开场嘉宾,带来《Pange Lingua》《trees》《少年》作为开场曲目,用飞扬的歌声,展现中华少年蓬勃的朝气。
越秀区少年宫小云雀合唱团
套曲《山之韵随想》
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小云雀合唱团成立于1981年,曾被授予“中国十大优秀童声合唱团”“广东省优秀合唱团”“广州市中小学校高水平学生美育团队”等荣誉称号。本次带来的曲目《山之韵随想》,用多民族的音乐以合唱的形式,表达了众多民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和睦共处、共生共融的景象。
广东广雅中学
《陌上桑》《欢乐的那达慕》
倾心精彩演绎
共同唱响最美旋律
合唱是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需要极强的凝聚力和极致的态度。中小学生们用歌声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对梦想的憧憬,更展示出了新时代广州少年儿童精神风貌。
越秀区铁一小学
《踏莎行》《魔笛序曲》
越秀区铁一小学的《踏莎行》,通过歌声描绘出一幅幅江南小镇的画卷,以无伴奏同声合唱的形式,将古风、江南风和现代化的音乐语言进行融合,表现出江南水乡温婉灵动的气质和江南小调的音乐风格。
广州市第二中学
《JOY》《时间的远方》
广州市第二中学初中部童声合唱团成立于1984年,是广州市成立时间最早的高质量学生合唱团之一。该合唱团一直以“传播高雅艺术,活跃校园文化”为宗旨,连续十二届荣获“广州市学校合唱节”比赛一等奖。他们带来《时间的远方》《JOY》两首曲目,用歌声表达诗与远方,也传递了找寻希望的讯息,学会发现爱,喜悦就会围绕着你我。
广州市第四中学
《TUNDRA》《萨》
越秀区中星小学
《Orestias》《我唱出了世界的声音》
38年积淀传承
倾力打造亮丽名片
一直以来,广州市各中小学高度重视美育工作,以美育为载体,开展合唱教学与表演,汇聚各区优秀合唱队伍,开展展演音乐会,充分展示优秀合唱队伍的风采、发挥高水平团队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学校间合唱团队的交流学习,有效提升广州市中小学校的合唱水平。专家们表示,近几年全市中小学校合唱整体水平提升明显、周边区域成长迅速、高水平团队分布开始呈现区域均衡发展、整体提高态势。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美好的远方》《欢乐的那达慕》
从1983年开始,广州市学校合唱节三年一届,迄今三十六年共举办了十五届,活动以校际合唱团比赛、少年宫合唱团展演等方式进行。通过合唱指挥师资培训、系列合唱交流演出,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和师生艺术素养的提升。这一全国首创的学校艺术活动形式,已经成为“文化广州”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广州市成为“合唱之都”作出了积极贡献,促进了学校艺术特色打造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了青少年合唱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