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教育要闻

德育论坛|边玉芳:读懂孩子是教育的基本功,德育是重中之重

  • 发布时间:2024-07-10 09:54:36
  • 来源: 广州教育、南方都市报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7月9日至10日,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白云区教育局、南方都市报社承办的第二届“广州市2024年中小学、幼儿园德育论坛”在广州举行。在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边玉芳教授带来《未来人才培养:教育质量监测与新教育质量观的落实》主旨演讲。

  “读懂孩子真的是教育的基本功。”她提到,只有在尊重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读懂孩子,我们才可以落实新的教育质量观,开展教育评价的改革。

  要以审慎态度和

  恰当方法进行德育监测

  论坛上,边玉芳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而开展教育质量监测是提升质量、促进公平的重要手段。其中,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检验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

1.jpg

  无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面对“德育是否可测”的疑问时,边玉芳认为,德育监测具有全面诊断、决策咨询、客观监督、促进提升等多方面的意义,而且只要有差异,就能被测量;学生德育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内在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可以通过外显行为反映,德育监测关注的是群体并非个体。因此,要以审慎态度和恰当方法进行德育监测。其中,德育监测涵盖两大方面,分别是学生德育状况和影响学生德育状况的因素。

  在边玉芳看来,未来社会对人才素养有了新要求,包括坚持终身学习、具有人机结合的思维方式、具备信息素养、具备高阶思维能力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教育质量观要求基础教育必须改变,比如从教书向育人转变、从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关注知识为中心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转变、从重视单一因素对学生的发展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生态转变、从重视为学生做了什么向重视学生的实际获得转变。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复杂,如果只开几堂心理健康课,这样单一的模式绝对不够解决问题,所以要家校协同育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命成长生态。”边玉芳说道。

  因此,要在新教育质量观指引下进一步改进教育监测与评价技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为未来培养更多人才。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测评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比如,人格与心理健康评估,摆脱了对自陈量表的依赖,依据多模态数据有望实现无痕式和伴随式评估;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评估,突破纸笔测验的局限,转向过程性评价、综合能力评价和动态性评价;智能分析技术助力教学反馈,使教学过程评估更加直接、便捷和精准。

  德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需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

  关于如何读懂孩子,边玉芳曾在10年前写过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因为当时家庭教育存在着家长不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等问题,所以她写下这本书,希望家长和老师都能学会读懂孩子。

  “读懂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边玉芳告诉南都记者,读懂孩子有很多层面,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去抓住这一阶段的关键期和要完成的重要任务,这是读懂孩子的关键。例如,很多家长会错误地将“重视0~6岁孩子的成长”理解为家长要在0~6岁的社会就让孩子读很多的书,学习很多的知识,这样就是没有读懂孩子。

2.jpg

  除了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还要了解不同群体的特点。边玉芳指出,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离异家庭的孩子、留守家庭的孩子、流动儿童家庭的孩子、有情绪障碍的孩子,他们都会有自身的特点。不同班级、不同学校的学生也会有自身的特点,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地方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因此老师要了解每一个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每一个孩子,一定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影响孩子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许多人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让学校教育就好了;但在边玉芳看来,孩子的成长有众多因素影响,家长也需要出力。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成长也具有时代的特征。只有理解孩子,了解教育对象,老师和家长才能科学育人。

  此外,边玉芳还提到,德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现在有部分学校和家长重智轻德,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而疏忽了社会情感的培养。而此次德育论坛的举办,让广东乃至全国的教育工作者都清晰认识到,在当前时代应该如何读懂孩子,如何开展科学的德育教育、提升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