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区教育局动态

粤、藏、新、黔四地连线,广州打造“5G+人工智能”教育帮扶新模式

  • 发布时间:2020-07-17 12:30:33
  • 来源: 广州日报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通过智慧教育平台

  粤、藏、新、黔六校

  同时上了一节课

  7月16日下午,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美育科创室里,四年8班的同学们正通过智慧教育平台,连线远在西藏、新疆、贵州的小伙伴们,一起上美术剪纸课《美丽的蝴蝶》。

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会场.jpg

  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会场

林芝市第一小学会场.jpg

  林芝市第一小学会场

  这是第三届“易美课堂”粤、藏、新、黔互联网+智慧美育展示交流活动的现场,参与这堂课学习的有来自黄埔区怡园小学、波密县完全小学、波密县玉许乡小学、疏附县第二小学、黔南州独山县第六小学的同学们,他们打破空间的界限共享广州优质教育资源。

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小学会场.jpg

  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小学会场

波密县玉许乡中心小学会场.jpg

  波密县玉许乡中心小学会场

  打破千里阻隔

  走进多元融合美育课堂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西藏林芝市教育局、新疆喀什市疏附县教育局、贵州黔南州独山县教育局联合主办,由广州市电化教育馆等单位承办。活动以“民族团结、美美与共”为主题,借助智慧课堂设备,组织四个地区六所学校学生云端同时上课,并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呈现一堂优质美育公开课,粤、藏、新、黔教师参与观摩交流和专家培训。广州市教育局陈爽局长、林芝市教育局吴珍珠副局长等出席了活动。

  “刚刚同学们完成了剪纸蝴蝶的课堂任务,其他5所学校的同学也线上分享了艺术创作过程,请问大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黄埔区怡园小学何青云老师正站在数字化美育讲台上,为分隔千里的6所学校的孩子同时上课,这一课以“美丽的蝴蝶”作为教学内容,在学习剪纸艺术过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学生展示刚刚完成的作品.jpg

  学生展示刚刚完成的作品

  课后,六所学校的教师以及学科教研员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研讨,广州美术学院李琳博士、黄埔区教研院钟国荣教研员进行点评。专家点评认为,这次活动以“美丽的蝴蝶”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剪纸艺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还融合了生物、数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特点,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模式上,首次采用了视频同步对4个地区6所学校授课的模式,提高了教育帮扶成效。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作《后疫情时代智慧课堂构建与教育帮扶》专题讲座。

独山县第六小学学生的作品.jpg

  独山县第六小学学生的作品

疏附县第二小学学生的作品.jpg

  疏附县第二小学学生的作品

  黄埔区怡园小学詹沛琦同学说:“一张张彩纸在同学们的巧手下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蝴蝶,彩蝶在空气中回旋,承载着我们的友情。”

  “易美课堂”深化推进

  打造广州教育帮扶特色品牌

  “易美课堂”是广州市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帮扶,着力推动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美育改革系列活动。

  2018年10月,第一届活动以“智慧课堂,传递美好”为主题,选取广州、清远两市具有代表性学校及课例通过互联网进行展示。2019年5月,第二届活动以“穗藏携手,智慧美育”为主题,跨越广州市和西藏林芝市多所学校,组织了十所学校的师生参与,向全国展现了在信息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下,美育理念与学科教学创新融合,实现了广州市和西藏林芝市的教育优势互补。

黄埔区美育教师线上观摩教研会场.jpg

  黄埔区美育教师线上观摩教研会场

  今年的活动扩大到四地六校同时参与、全程直播,并通过邀请专家讲座深化研讨“互联网+教育帮扶”的未来发展和改革路径,推进“易美课堂”深化发展,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参与度、覆盖面和影响力。

  广州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袁方正表示,广州市将持续开展常态化、规模化的“易美课堂”交流展示活动,要打造广州市教育帮扶的特色品牌,使更多山区少年享受广州教育资源的成果。

  广州市教育局陈爽局长表示,这次活动是广州开展教育帮扶的模式创新;坚持以“民族团结、美美与共”为主题,能通过“以点带面”推动教育帮扶工作,使广州市对口帮扶地区有效共享广州的优质教育资源。

  黄埔区怡园小学袁超校长介绍:“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与新疆喀什市疏附县第二小学、贵州黔南独山县第六小学等多所学校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疫情下,学校发挥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的优势,通过信息化手段输送远程课程,借助智能平台开展教研、培训等交流活动,形成常态化对口帮扶机制。今天的活动,就是我们教育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一次集中展示。”据了解,“停课不停学”及返校复学期间,黄埔区已有37所学校通过线上模式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广州市将持续开展“易美课堂”交流展示活动,“以点带面”推动教育帮扶工作的创新发展,使广州市对口帮扶地区有效共享广州的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广州教育帮扶的特色品牌。

  未来可期

  “5G+人工智能”教育帮扶新模式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近年来,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聚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广州市教育对口帮扶工作。目前,广州市正抓住5G发展新引擎,在黄埔、荔湾、天河3个区创建人工智能课程试验区,在全市147所学校推进人工智能课程改革。

  以黄埔区为例,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是黄埔区落实教育精准帮扶的“关键一招”。黄埔区教育局明确了“顶层设计”与“基层推进”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并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充分发挥该区高新科技产业聚集优势,着力创建“5G+人工智能”教育帮扶新模式。

  2019年12月,黄埔区已在20所试点校完成人工智能科创室建设,成为试点改革的硬件“标配”。人工智能科创室是对传统教室和传统教学的优化和重构,围绕教、学、管、评、研等学校核心业务及其主要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室内所有硬件可语音唤醒,学生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安装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硬件包,还有卡通机器人助手及套件,配备3D打印机等。

广州市黄埔区玉山学校的人工智能课.jpg

  广州市黄埔区玉山学校的人工智能课

  据了解,全国有5所城市开设人工智能课程,黄埔区正跟随广州市教育信息化改革步伐,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课程标准及教学资源库建设。截至目前,该区已在试点校开设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人工智能课程,开展课例展示活动4次,先后邀请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前沿专家,从人工智能原理与体验、人脸识别的工作原理与编码实现等方面,为全区人工智能课程教师作专业培训。

  随着5G产业发展,AR 、VR等应用将焕发智慧教育新活力,未来学校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也将随着改变,教育精准帮扶也将搭上5G快车道,加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据悉,黄埔区正推进“5G+VR”智慧思政教学示范项目,在怡园小学打造广东省第一个中小学标杆5G+思政智慧教室,实施5G网络下的一校三区“一体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生、文化共融、品牌共建。

  可以想象,课堂以VR的形式呈现,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辅之以虚拟力反馈技术,远隔千里的各民族孩子,如置身同一间空间、亲历同一事件场景,将是多么酷炫的学习体验!未来的学校教育,将为孩子呈现更广的观察视角,引导更多维的思考,形成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支持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