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聚焦广大: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举旗帜,党建引领促发展
踔厉奋发,五位一体建新功
日前,新华网刊发了专题报道《广州大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对我校近年来构建“五大体系”党建新模式、着力推动“党建+”融合发展、不断开创学校改革发展建设新局面予以报道。
▲新华网报道截图
以下为报道原文
2023年,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第四批全省党建双创工作培育创建单位名单,广州大学党委获评省级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学校推动高质量发展捷报频传:减震防灾、数学教育两大教师团队连续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连续四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连续六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学校“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如火如荼,科研团队深度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国际科学计划,服务嫦娥五号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
秉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近年来,广州大学着力构建涵盖“党的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大学文化建设,服务地方建设”于一体的“五大体系”党建工作模式,以党建为纽带积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定信仰
实现“党建+”全覆盖
近年来,广州大学新出台党建工作制度近70项,2023年4月以来新出台实施《广州大学学院党委(总支)会会议议事规则》等23项制度、组建学生社区等5个功能型党委;推行“网格化党建”管理新模式,党支部建设深入到科研团队、重大项目和学生公寓区中,激活党建工作“神经末梢”,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效能;打造党建红色文化长廊、党建文化红色广场等党建工作阵地,形成浸润式红色文化、党建文化互动学习交流新平台。
▲党建红色文化长廊入口处
构建“党建+”融合机制,党员在政治引领、思想沟通、教学科研等不同领域中发挥出“连心桥”“主心骨”“润滑剂”作用,广州大学涌现出一批批先进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周福霖院士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员教师樊军辉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党员教师张新长、刘海获评“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感动广州的最美教师”;学校获评国家级样板支部2个、省级标杆院系4个、样板支部12个,一批师生党员获得省市“两优一先”等称号......
立德树人
下好全过程育人“一盘棋”
聚焦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广州大学坚定政治信仰培育时代新人,推进大思政课程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的融合,并出台了教师立德树人业绩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深化党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广州大学不断完善“科教融合——高质量深造”拔尖创新人才、“产教协同——高质量发展”卓越应用人才分类培养发展体系,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打造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基础理科、经管社科、人文艺术、师范教育六大一流专业方阵,打通“三创”实践教育链条推动创新成果向创业实践转化。学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以党员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命名的“方滨兴院士班”融入学校“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建设,与腾讯、360、奇安信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模型下实战化教学,现已孵化学生创业团队7支、注册创新型公司5家。
固本强基
引育英才开新篇
近年来,广州大学深入实施思政课程和基础课程提升工程,加大力度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打造精干高效、业务精湛的管理服务队伍。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获批“广东省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6项,市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个。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广大数学教育教师团队
聚集“有组织科研”,广州大学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实施“一团一策”新型团队引进机制等系列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现已拥有两院院士等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近120人。
铸魂润心
擦亮师生精神底色
近年来,广州大学打造党建红色文化长廊、党建文化红色广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展示空间建设,校园浸润式、体验式互动学习交流新平台成为师生们喜闻乐见的文化阵地。学校坚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经典百书”阅读等活动,助力学生提升文化自信;编创时代报告剧《笃行者》获评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党史嵌入校园文化典型案例一等奖;与广州大剧院合作推出原创舞剧《待到山花烂漫时》;持续推出《我们的大学》年度书籍,既是广大教师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体现,也是广大学子成长、成人、成才的生动诠释。
▲党建红色文化长廊
广州大学还在学生公寓广设党团活动室、经典阅读室、心灵驿站等“五室一站”,将学生公寓打造为新型育人空间;同时成立了经典阅读推广中心、体育活动中心、语言能力教学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劳动教育中心五大中心,举办以综合素质养成性评价为亮点的学年礼,在校园内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服务社会
贡献“广大智慧”
聚焦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广州高质量发展需求,近年来,广州大学积极组织构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平台、项目基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教育与区域、科技及产业协同发展。
广州大学打造“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和“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2大创新枢纽,重点建设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地理空间信息与智慧生态环境、合成生物学与智能育种/精准医疗、数字经济与智慧管理、大数据/认知科学与智慧教育等5个交叉创新平台,锻造高水平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队伍,提升基础与应用研究水平。
作为“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粤港澳大湾区联盟成员,广州大学为智慧医学生态的发展贡献力量;周福霖院士团队研发的大型跨海工程多灾害减震技术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赫俊国教授科研团队历经五年完成“C919大型客机重心调配系统水箱、管路及动力系统的研制与调试”工作;刘宝辉教授团队培育的大豆新品种全国累计推广719万亩,为农民增收近3亿元;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牵头上线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广州大学不断奏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大合唱”。
未来,广州大学还将推动建设以新工科以及生命科学等主要学科领域为发展支点的南沙校区,逐步实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完善“一校多园”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机构,多渠道集聚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提升学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