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通知公告

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印发《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馆校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 发布时间:2025-01-02 16:57:19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各区教育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办公共发〔2022〕29号)和《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物博发〔2020〕3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馆校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5年1月2日

  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馆校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办公共发〔2022〕29号)和《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物博发〔2020〕3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馆校合作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文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等措施,加强文物资源展览场馆与校园的互动,引导博物馆等文物单位与中小学建立长期的“馆校合作”互动机制,搭建学校“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在馆校合作课程及实践活动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体验历练,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二、实施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拥有高远志向和宽广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优质均衡。立足区域实际,充分发挥优质文化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丰富资源供给,增强发展动力,坚持优质标杆和均衡发展相结合,缩小城乡差异,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整体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公益先行。各博物馆作为具有公益性特点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应按照有关规定对中小学生群体实行减免。

  坚持因地制宜。各博物馆应深入挖掘文物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突出本馆主题,呈现文化特色,利用场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适时推出特色鲜明、主题统一的公共教育服务项目,引导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达到博学识广和实践育人。

  坚持共建共享。整合博物馆资源,促进博物馆优质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形成“馆校合作”联动机制,构建融合发展、协同共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共建共享。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推进校馆合作工作,加强中小学与博物馆协同联动,初步建立具有广州特色的馆校合作机制。到2026年,博物馆成为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中小学广泛利用场馆教育资源开展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全市创建一批有效利用场馆资源开展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示范性学校,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到2030年,全市各中小学校与博物馆开展不同形式的“馆校合作”,力争达到“六有”条件(有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有完善的合作机制,有符合学生群体的特色课程,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团队,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形成博物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局面,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广州“馆校合作”品牌。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博物馆和中小学联动,推动馆校合作

  推动馆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各中小学本着就近、便利原则,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到博物馆中开展学习。博物馆与学校沟通,签订馆校共建协议,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需求,制作博物馆手册、导览图、辅助读物等,建立第二课堂,在寒暑期及节假日等时间,可适当延长场馆的开放时间。

  (二)利用博物馆资源制作适合中小学生教育的陈列展览

  博物馆坚持“展教并重”,根据中小学生知识水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结合博物馆实际,充分挖掘梳理博物馆自身资源,积极策划趣味性强、互动性好、安全性高、面向中小学生的展览,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并组织面向未成年人的专家讲解,拓展和提升文物资源的教育功能。中小学校和中小学生可结合教学需要和自身兴趣,积极参与博物馆临时展览和流动展览策划制作。

  (三)因地制宜开发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

  博物馆积极会同中小学校共同开发系列课程,遵循“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教育理念,对标中小学语文、历史、艺术、劳动教育等课程标准,研究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系列活动课程,打造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的示范教育项目库,形成“课程菜单”,采取“订单式”服务和模块化教学方式,将课堂搬进博物馆,适应不同年级学生需求。市级博物馆单位每年与中小学校共同研发不少于1套课程方案,其他博物馆根据自身条件与中小学校共同策划或承接中小学现场教学。相关教案、课件、讲解词及现场教学实施方案,应经同级教育部门和文化文物部门审定。

  (四)推动文物博物馆素材进课程进课堂

  中小学校会同博物馆积极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展览、文物藏品等相关知识内容融入中小学地方与学校课程,实现文物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衔接。扶持和支持有条件、有需要的中小学校设立博物馆(校史馆),加大力度指导中小学运行博物馆(校史馆),挖掘和释放其教育教学潜力。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送展入校,支持中小学生在校内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普及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学的相关知识。

  (五)加强博物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各区文旅部门加强与教育部门协作,指导各类博物馆充分运用文物数字化资源和网络教育平台,建立本区域网上博物馆资源平台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促进与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对接,扩大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各级博物馆要加大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微课、微视频,开发APP、微信小程序、VR网页等,推出高质量在线教育项目或教学课程,让展览、文物数字化、可视化,进一步扩大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覆盖面。

  (六)举办丰富多彩的馆内活动,提高博物馆服务能力

  各级博物馆根据环境、藏品、展览等,综合运用解说导览、专题讲座、互动游戏、角色扮演、动手实践等方式,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引导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创造性开展活动、辅助学习,不断探索完备博物馆学习模式,增强博物馆学习效果。鼓励和支持中小学生每学年参观一次陈列展览、参加一场专题讲座(座谈)、参与一项互动活动。

  (七)提升博物馆研学活动质量

  促进研学旅行与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的有机融合。中小学校会同博物馆通过馆校合作,灵活安排学生参加以场馆资源为学习内容的现场考察、研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生以社区附近的场馆资源(乡土乡情)学习考察和体验实践为主,初中生以本区及相邻区的场馆资源(区情市情)学习考察和体验实践为主,高中生在区内资源整合学习考察与实践基础上,进步拓展、延伸至市域内外资源(市情省情国情)学习考察和体验实践为主。

  (八)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博物馆宣传周”系列活动,鼓励各学校与就近博物馆联合开展线下线上系列活动,以开展历史与传统文化、美育与艺术相关专题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寻宝探珍活动以及文物知识和文物保护法知识竞答、开发馆校合作校本课程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博物馆的藏品,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九)纳入课后服务内容

  各区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结合不同年龄和学段学生的特点,以博物馆进校园为主线,有针对性地设计研发相关课程和教育教学项目,为中小学校课后时间开设校内博物馆课程提供有力支持,鼓励课后时间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鼓励和支持中小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形式开展博物馆学习,各级博物馆可根据实际情况为中小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岗位。

  五、保障机制

  (一)建立馆校合作长效合作机制

  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分别明确分管领导和牵头部门,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共同推进学校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各区教育、文广旅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经费、人员、物资等方面保障,加强联系与沟通,明确专人负责组织工作,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年度规划,通报工作动态,实施推进重点项目。加强统筹规划与组织协调,对各类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严格把关,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确保活动教育性和公益性。

  中小学校和博物馆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馆校合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落实,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监督落实人财物配备标准,做到归口管理,确保馆校合作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馆内设施建设,优化资源布局

  各级各类博物馆要做好与学校的沟通,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开展专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各区教育、文广旅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和支持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参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

  (三)加强师资联合培养

  各区教育、文广旅部门要探索建立人才双向培养机制,通过短期培训、联合教研、互相培养等方式,加强博物馆教育人员与学校教师的交流合作,帮助博物馆教育人员了解学校教学内容、中小学教师了解博物馆教育资源构成。将博物馆教育人员相关培训内容与各类各级教师培训纳入互相课时认证,建立双师型人才,积极协调解决职称评选等问题。各区教育部门要将博物馆教育相关培训内容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将教师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利用场馆资源开展学科教学及实践活动的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并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体现。鼓励和支持教师和文博工作者,利用教学实践活动和文物资源,编写专著、论文、研究报告,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共同提升科研水平。支持高等学校发展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教育相关方向的人才培养,及时满足博物馆教育人才需求。

  (四)加强安全管理

  全市中小学校、各级各类博物馆等要强化博物馆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类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研究制定安全预案,明确管理职责和岗位要求,确保各类活动的绝对安全。中小学要定期开展师生安全教育,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博物馆要针对中小学生实际,开展教育人员安全培训,加强场馆内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五)强化优秀项目示范引领

  市教育局和市文广旅局将共同开展认定优秀(示范)博物馆教育实践基地,定期评选一批馆校合作优秀案例,推介一批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精品课程。

  (六)加强宣传报道

  各级各类博物馆和中小学要共同建立宣传教育工作部,配备专职宣教人员,及时挖掘和总结利用博物馆等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典型案例,充分利用“报、台、网、微、端”等各类媒体资源进行宣传报道,吸引更多集体和个人主动参与、深度参与,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教研院。


  广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5年1月2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