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帮扶工作

“黄埔-波密”第二弹!“文·艺”联欢,联动赋能!

  • 发布时间:2020-12-17 09:44:09
  • 来源: 广州黄埔教育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不一样的课堂,一样的优秀,黄埔区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互联网+同步课堂”又来啦!12月16日上午,黄埔区教育局、区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在线教学与教研协同创新中心(京师学堂)开展“黄埔-波密”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是继 11月13日广州市黄埔区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联合举行新时期教育“网络教学成长伙伴结对”系统工程线上启动仪式暨“互联网+同步课堂”后第二场联合教研活动。区教育局、区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萝峰小学相关同志,区各公民办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代表、音乐教师代表,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玉许乡学校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开始前,“黄埔-波密”远程连线已开启,伴随着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四年级的孩子们向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玉许乡师生们一声“扎西德勒”的问候,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1.jpg

   多彩课堂架起智慧金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叶露带来了一堂四年级语文课例展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堂和“西藏”有着情感渊源的语文课。语文课上,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前置”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从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造就高效语文课堂。同时,课堂借助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关键句子进行了品读和感悟,学生通过了解周总理少年立志时的“中华不振”的社会现实,感受了少年周恩来小小年纪却胸怀天下救世济民的胸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2.png

3.png

  萝峰小学音乐教师尹朝霞带来了一堂三年级音乐课例——安徽民歌《凤阳花鼓》。音乐课上,尹老师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音乐基础以实物“凤阳花鼓”引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玉许乡参加在线课例观摩的学生们则利用生活中的道具做“花鼓”,如:塑料盒、纸盒、茶叶罐、饼干盒,并用筷子演奏。尹老师一边示范,一边带领两地学生学习凤阳花鼓的演奏方法,从“击鼓”到“唱歌”,从“无意感知”到“有意歌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体验中,巧妙渗透二声部的固定音型感知体验,为学习合唱部分做准备。

4.jpg

  联合教研促进沟通无限

  课后,黄埔区教育研究院语文教研员冯迪鸿做语文课点评,他表示:“叶老师这堂课‘长文短教,短文精教’,紧扣语文要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关键信息,扎实践行了统编教材“家国情怀”的人文主题,使有限的课堂无限延伸,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滋养孩子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心灵的种子。音乐教研员陈文娟做音乐课点评,她表示:“音乐课是一门感性学科,但也需要理性思维做支撑。课堂中‘得儿,铃铛飘一飘’的衬词部分是安徽民歌风格的突出表现,在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时,教师通过聆听、示范、模唱,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民歌的韵味;同时二声部固定音型和声势律动的加入也使学习更加有趣,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性,让学生从聆听音乐升华到表现音乐、享受音乐,感受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

5.jpg

6.jpg

7.jpg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玉许乡教师代表“网络连线”教研交流并分享观课心得。

  用阅读润泽心灵,用真诚朴素教育。用音乐启迪情感,用美育陶冶情操。教研的力量在于为师者凝智、为师者赋能、精进专业、创新育人。“黄埔-波密”这场特殊的“文˙艺”联欢促进两地师生交流沟通、共享融合。黄埔区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和带动、引领、辐射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对玉许乡实现全覆盖对口帮扶,对所有教师全覆盖一对一结对子,为精准援藏、促进民族团结提供了无限的探索空间。

9.jpg

10.jpg

  人工智能解锁地域限制

  本次活动在北师大广州实验学校“在线教学与教研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在线教学与教研协同创新中心自今年7月成立以来,多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教学与教研,以创新的实践路径及应用模式,构建“教师+互联网”人才培养新模式。

  建设教育强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黄埔区教育局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把握“5G+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探索实施“广州黄埔-波密玉许”试点工程,探索新时期教育帮扶模式,努力促进波密教育“弯道超车”。黄埔区将继续坚持落实“顶层设计”与“基层推进”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并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充分发挥区域高新科技产业聚集优势,持续开展“以点带面”精准帮扶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