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市桥中心小学校长柯中明:让成功经验和优秀老师到最有需要的地方去

  • 发布时间:2020-11-05 15:15:45
  • 来源: 广州日报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一个区域的品牌学校,

  应在当地的教育事业中起到何种作用?

  对一个区域而言,

  一所学校该办成什么样子,

  才能被视为品牌学校?

  近日,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校长柯中明

  谈了他的见解。

  市桥中心小学被视为番禺区小学的一个品牌,总能吸引不少当地家长的关注。校长柯中明是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首批学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2014年,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启动,这是全国中小学教师校长培养的最高班次。

  作为区域品牌小学的市桥中心小学,

  如何起到引领作用?

  身为校长,又应该做些什么?

  谈引领:

  对外分享教学资源,对内引领教学改革

  记者:2015年10月,你从市桥实验小学调任市桥中心小学,同样是担任校长。这5年以来,市桥中心小学如何在本区域的教育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1.jpg

  柯中明:

  首先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把我们的老师发展好,把我们的孩子教好,让我们小学的孩子过得开心、幸福、快乐。这要感谢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学校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区里的关心和支持。

  然后,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比如已经形成的可复制的经验、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把它们分享出去。比如近日,整个区各学校的老师代表,到我们学校开展关于大数据支撑下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变革会议,还有很多在我们学校举行的交流活动也是这样,我们为全区学校提供一种样式,告诉大家,我们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变革。此外,我们也提供语数外等很多学科的可复制、可借鉴的教育教学变革经验。

  我们还培养了大量优秀老师,不只是为我们自己培养的,也是为我们番禺区培养的。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师被抽调到广州的其他学校,同时我们也鼓励优秀教师到四川大凉山、新疆喀什和贵州的山区等地支教,有些老师一待就是一年半。这不只是为自己学校好,也不只是为了我们番禺区好,还是为了整个国家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因此,我们一是给成功经验;二是给骨干老师;三是把最优秀的老师派到最有需要的地方和最有需要的学校。这就是目前我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三个层面。

  记者:上一个问题回答的是对外的引领作用。那么在校内,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一名好的小学校长应该从哪里着手,去引领学校发展呢?

2.jpg

  柯中明:

  我认为,第一要培育优秀的学校文化。我们学校的文化是充满爱、平等、尊重的文化。老师与老师之间是平等的,校长与老师之间是平等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家长跟家长之间是平等的。在我们眼中,这是一种平等、尊重、包容、关爱的学校文化。

  第二,校长要能引领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比如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变革?我们正在探索。目前,我们课堂上有一种叫智能学习卡的东西,卡上有按钮,回答问题时,学生需要按按钮。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哪些孩子答对,哪些孩子答错,老师可以马上做出精准分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是要优化学校内部管理。理想的学校管理境界,我认为是“内和外顺”的境界。“内和”或者叫“内安”,就是学校内部是安全、和睦、畅达、愉悦的,“外顺”就是外部环境是安全的。对校长这一工作的定位与认识,我始终认为我就是一个带小孩的人,把小孩带好教好并陶醉在其中。学校有2000多个小孩,当我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孩子的时候,我就会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因为,一个小孩没有成长好,对一个家庭而言是毁灭性的。

  谈管理:

  好校长要成就老师、引领家长、真爱学生

  记者:从番禺区的农村小学红基学校开始,到市桥实验小学,再到市桥中心小学,你有多年的担任校长的经历和经验,也入选了教育部的名校长“领航工程”,在你看来怎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好的小学校长?好的小学校长又该怎样去管理学校?

  柯中明:

  在这方面我有这三句话,三句话都是指向自己的:好校长一定要能成就老师,好校长一定要能引领家长,好校长一定要能真爱学生。这三句话最终指向我自己,就是告诫我自己:一定要能做最好的自己,方可成为称职的校长。

  第一,好校长一定要成就老师。做校长,我是建立在成就老师的前提下。我到每所学校,都尽我所能,给老师创设平台,锻炼老师,培训老师、发展老师,让老师多去学习,让老师成为最优秀的老师。所以,目前我们学校有不少省、市、区的教学骨干和工作室主持人,也有不少成为了兄弟学校的领导。

  第二是引领家长。好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校长是可以改变的,也是应该由校长来改变的。所以,我们在这里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讲堂,办亲子活动、亲子课堂,而且每个学期每个班都有,让家长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同路人、合伙人!

  让家长成为老师,成为课程设计者,成为学校的“合伙人”,要先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让他知道教育孩子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我们主动打开校门,让家长进来,让家长觉得学校的发展跟他的家庭发展、家庭幸福,跟他小孩的成长,都是密不可分的,是共同体。这一点观念建立好以后,家长有问题的话,就会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家校沟通。

  第三是真爱学生,爱生如子。随着我自己年龄的增长,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句话不是空话、套话,因为我自己的孩子现在读初三,是住宿生。我每次看到学校这些孩子,我都会想到我孩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是什么样,六年级时是什么样,会不自觉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也是一种职业的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真是一种良心活!

  我总担心我或者我的同事,在一言一行中出现些许错误,会影响到孩子。为了让自己少一点自责,多一点责任心,只要不出差,我每天会站在门口接学生。我接学生,可以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爱他们的,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来学校,让学生知道到学校是安全的。

  谈帮扶:

  姿态低一点、善举实一点、情感真一点

  记者:这些年来,你参加了很多到贫困地区的教育帮扶工作。在你看来,教育扶贫,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什么?

  柯中明:

  那些最苦的学校,师资、书本等各种教育硬件软件,其实都需要。但那里的学生更需要的,是在他人生的启动阶段,有外在的推力和助力,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能自我造血、自我驱动、自我发奋。教育扶贫是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我觉得其中最关键的是让孩子发现曙光,点燃希望,自我发奋,让学生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改变那些孩子的命运,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我们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

  我的经验心得可以用三句话总结。姿态低一点、善举实一点、情感真一点。第一,我们是去扶贫,不是去施舍。与其说扶贫,还不如说是提升自我境界。因此,在送教送温暖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心态与贫困地区的师生进行交流。否则,这不是在帮扶,而是在伤害。第二,善举实在一点,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尽量提供什么。贫困地区需要物资,更需要科学的观念、方法,帮助他们找到前行的方向,点化他们的思维,打开他们的视野。第三,情感真一点。我们不是去帮与我们无关的人,他们是我们的亲人,他们跟我们一样,有权利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千万不能虚情假意,不能敷衍应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