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陈高路:办好职业教育必须面向所有学生
他身负众多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40岁出头即成为广州职业教育领域一张闪亮的名片。他的成长经历和教学道路令人无比好奇。本期“教育名家面对面”,我们聚焦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教师陈高路。
陈高路扎根职业教育18年,先后投身教学改革、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更可贵的是,他一直抱有教育情怀,并始终躬行实践。他认为,职业教育除了培养竞赛冠军、扶持典型案例,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凭借知识和技能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
名师陈高路
社会越来越认可职业教育
记者:您一毕业就进入学校工作,这中间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陈高路:我是在湖南上的大学,2002年研究生毕业,来广州交校工作纯粹是缘分使然。虽然家人都从事教育行业,但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当老师。同学们都是去大的汽车企业,或者研究机构。但当我来到这个面积不大的学校之后,浓郁的汽车特色氛围吸引了我。工作18年了,我觉得自己总是在进步,没有浑浑噩噩的。一方面可能跟自己性格有关,我有点完美主义,做事情比较轴,害怕做不好;另一方面,在这里学校重视,机会多,工作压力也很大,会推着你往前面走。现在看来,作为唯一选择中职学校的我应该没有给母校丢脸。
记者:这么多年过去了,学校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高路:变化挺大的。首先是实训条件,以前就几个实验台架,十几个学生围着一台设备学习,现在我们有七十几辆汽车用作教学,现在4-6人一个工位,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其次是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变化。课堂上的信息化程度很高,教学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再次, 教师们的机会和平台多了。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老师拥有很多培训机会,有很多技能展示的平台,职业学校老师的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得到了加强。最后,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越来越认可。刚来的时候,企业领导说你们就教教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学生到企业实践再学习就行了。现在他们会对我们的人才培养给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会真心觉得职业教育是有用的。
记者:您还是带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获奖的常客,怎么做到的?
陈高路:一方面,觉得事情到我手上,不可能砸在自己手上。2006年,我参加全国首届说课比赛,作为汽车专业的带头人,我觉得如果比不好会给学校丢脸。整整一个暑假都在准备比赛,最后去到决赛现场,我还在改稿子,还好最后拿了一等奖,闭幕式上还做了说课展示。另一方面,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是细节教育,因为一个工作的完成,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失败2007年、2008年,我连续两年指导学生在全国竞赛中获得冠军,但我今天想说的是2009年的季军。由于平时训练,一个小问题学生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纠正,最后比赛正因为这个小问题扣了0.5分,结果排到了第三,到现在,那个失误的学生见到我还会说抱歉。我想说,对于一个小细节,如果你不去重视它,就可能带来终生遗憾。
记者:如何使技能竞赛让更多学生受益?
陈高路:我们需要培养一些精英,需要技能大赛的世界冠军这样的典型案例,让大家知道职业教育的精彩。但我们不能把所有重点都放在竞赛学生身上,毕竟这是很少一部分。学校需要静下心来,面向全部学生认真地办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是我们的实验田,我们要把在这块实验田里得到的经验和技术进行转化,引导我们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让所有学生通过学习后真的有变化。这样,职业教育好的口碑才会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得到大家的认可。
学校实训课堂条件完备。
培养人的关键在“春风化雨”
记者:职业教育给予学生全新的选择机会,你怎么看?
陈高路: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无论读什么学校,小孩都要保持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长大了以后能适应社会,有生存发展的能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学生有些毕业两、三年就做到主管,五到六年内做到服务经理。你技术好,工作能力强,人家照样佩服。我有个学生先后介绍了20多个亲戚朋友来我们学校读书,整个家族摆脱了贫困。人的能力是多元的,有差异的。对有些家长而言,既然眼前有一条光明的道路,就不要抱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这条道走到黑。未来随着行业、职位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越来越小,职业教育的优势一定会体现出来。
记者:您认为有潜力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陈高路:第一,主动性非常强。他愿意学的时候,会很主动去做,去改变自己。第二要有目标,有学生就很清楚,要做个修理工就要把有关汽车的知识学会,这样他才会有原动力。现在职业教育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往往是到了职业学校后才开始接受职业启蒙,我觉得这个必须提早。第三,他要有一定的胜负心,害怕失败,不能无所谓。 第四,要执着,进入社会工作后,要踏踏实实、心无旁骛的在本职工作上坚持下去。根据知识的冰山模型,老师能教的是露在海面上的显性知识,而海面下的隐性知识需要长期积累,在工作中体会,才可能厚积薄发,也才可能有创新。
记者:将原本资质平平的学生培养得十分优秀,您有什么法宝?
陈高路:循序渐进我们中职老师应该都或多或少碰到过学生上课不听课的事。我也一样。记得我上过一个班的课,刚开始,学生们在课堂里要么睡觉,要么脑袋里如同放空一般,提的问题没人回答,甚至讲笑话都没人笑。我自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让这些学生每节课改变一点点。于是,面对学生一个不经意的回答,我会毫不吝啬的表扬,为了吸引学生,我会分析他们的喜好,把讲台变成我和学生的舞台,带他们走出课堂进到实训室。就这样,大概花了半个学期的时间,学生们喜欢上我这个老师,开始跟着我的节奏而动,课堂里有了欢声笑语,不再死气沉沉。当然,学生喜欢你还不够。他们喜欢学习了,我的要求就开始越来越多,规矩也越来越严,学习效果也越来越好了。有学生说,陈老师,你让我又爱又怕。
陈高路在实训课堂上指导学生。
广州的包容让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记者:在获得的众多荣誉中,您最看重哪一个?
陈高路:虽然获了各种奖项,但我最看重的是“影响人生的好老师”。其实做老师的责任很大的,你现在面临的是几十个学生,10多年之后就是几十个家庭。我常常和学生说,你们首先要自食其力,有条件的话,过年过节能带点东西回家看看父母亲,再好一点,回家乡建个房什么的那就更好了。学生们接触我的时候都是16、17岁,正好是性格的形成期,作为老师要去努力影响他们,让他们模仿自己,踏实做事,真诚做人,不走歪路,重新得到父母的信任和认可。其实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都不差,只不过在前面的人生道路中总是用自己的弱项去和别人竞争,备受打击,丧失了学习兴趣和信心而已。 我们就是帮他们重新走到正确道路上的引路人。
记者:如何看待这座城市对职业教育成功所产生的影响?
陈高路:我觉得环境很重要,如果我不在广州,不在广州交校,也未必有这么多的机会。我做课程改革十几年,搞技能竞赛、校企合作,就是因为这个城市很包容,给予了很多支持,给了我各种尝试的机会。广州人很实在,没有玩虚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不轻易应承别人,但一旦答应下来就会很重视。在这样的氛围下,你才能够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记者:面对对接行业的全新变化,您认为需要特别注意什么?陈高路:首先,紧跟行业变化。因为我们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的,离开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将一无是处。其次,要继承优势。所谓紧跟不是推倒重来,不是一味标新立异,而是以现有专业为基础去结合市场变化,进行教学改革、专业升级。第三,理性。新产业新变化需要紧跟,但职业教育的全面介入需要充分调研。比如在2010年,有学校开始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而我们学校没动,因为我觉得新能汽车的产销量低,开维修专业为时过早,只是开始派老师接受相关技术培训。2014年,我发现一些车企开始在下属的品牌经销店开展混合动力汽车维修技术培训,我们就果断介入,开始开设相关课程,2017年成功申报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这几年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发展,较好的切合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技术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