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驱动•学术推动•市区联动——广州市“三动六策”模式构建劳动教育新格局

  • 发布时间:2022-03-31 16:13:02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2021年以来,特别是我市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和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被列入广州市“十大民生实事”以来,我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以实践活动为核心统领、以劳动能力为自我实现之基、以劳动育人为社会之源头”的发展理念,以“三动”(政府驱动、学术推动、市区联动)“六策”(顶层设计、育人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品牌活动、资源整合)为主要实施路径,发挥广州对外交流的区位地理优势、城乡结合的自然资源优势、馆企丰富的社会资源优势、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优势,扎实有效推进了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构建了“站位高远、内涵丰富、特色明显”的广州中小学劳动教育新格局。

  一、政府驱动“有高度”——形成了“3+N”的顶层设计和“3+N”的育人模式

  (一)制度先行:“3+N”的劳动教育顶层设计立得“早”。全市劳动教育工作谋划早、部署早、设计早,各项工作制度探索早、试验早、推广早。绘就了广州市劳动教育蓝图,形成了“3+N”(指导纲要+指导意见+三年行动方案+N个具体措施)的顶层设计。

  第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2021年广州市将“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纳入了广州市十大民生实事,彰显的不仅是广州市劳动教育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展现了广州市为民谋福利的坚守,真正体现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第二、我局对全市劳动教育进行了更全面、更科学的部署谋划——修订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指导意见(2021年修订)》,从8个方面提出21条推进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印发《广州市推进大中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第三、自2019年全国率先出台第一次市级层面指导纲要——《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后,为紧跟时代要求,2021年又进一步修订了《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通过“制度先行”的有效策略为全市推进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规划有序:“3+N”的劳动教育育人体系建得“全”。形成了“3+N”的育人体系(劳动素养评估体系+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实践成果交流平台+N个体验式劳动赋能基地)。

  第一、研究制定出台《广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将劳动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评,初步探索制定中小学劳动素养评价办法,建立劳动清单制,形成了学生“劳动素养评估体系”。

  第二、各学校按国家文件要求规范独立开设了劳动教育必修课和校本劳动教育课程、推动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初步建构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第三、全市创建了3A、4A、5A级“校园小农田”建设学校共147所,联合农业部门支持首批近490所学校参与“城市小菜园”工程建设,定期举办劳动教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和学生劳动成果评比活动,搭建了“劳动实践教育成果展示平台”。

  通过联动全市现有模块化、可创新的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了N个体验式劳动赋能基地,初步形成了有评价、有课程、有交流的劳动教育育人体系,为全市推进劳动教育明确了重点。

  二、学术推动“有深度”——形成了“3+N”的课程体系和“3+N”的师资队伍

  (一)内容到位:“3+N”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推得“深”。形成“3+N”(必修课程+校本课程+融合课程+N个劳动主题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我局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青团多方馆校合作,研发了劳动教育课程,编写了具有广州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劳动》,在全市169所学校进行了试点工作,正逐步向全市中小学推广使用。全市中小学校严格依据政策文件要求,积极开足开齐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第二、各学校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校本劳动教育课程,比如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具有广州地域特色的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

  第三、各校积极有推动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加强对学生辛勤、诚实、合法劳动的教育,将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效融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第四、各学校积极开展“学校劳动周”的劳动实践活动、建立“一校一策”的劳动清单,探索实施“一周一家庭劳动”的行动,普及N个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内容到位”形成了“3+N”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全市劳动教育的落实明确了路径。

  (二)人才到位:“3+N”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得“强”。形成了“3+N”(专家指导团队+教学教研团队+专兼职师资团队+N个劳动教育骨干教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第一、充分发挥高校等专业机构的学术力量,如联合中国教育学会举办劳动教育政策与实践研讨活动,为全国多个劳动教育先进地市搭建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第二、在全市范围内成立了市、区劳动教育专家指导小组,如广州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各区劳动教育研究会等学术团队;

  第三、由市教研院牵头,联动11个区级教研机构,N个学校劳动教育科组,各区100%配置了专兼职劳动教育教研员,各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科组,形成了劳动教育教学教研团队。

  第四、各学校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利用家长及当地人力资源,聘请了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担任劳动课兼职教师;通过开展三级(市级、区级、校级)、三维(教育行政领导、学校校长、骨干教师)的劳动教育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

  通过培育N个一批优秀的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做到了人才到位,保障了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市区联动“有宽度”——形成了“3+N”的品牌活动和“3+N”的资源体系

  (一)百花齐放:“3+N”的劳动教育品牌活动办得“亮”。形成“3+N”(区区有特色+校校有特点+人人有特点+N个劳动教育品牌活动)的劳动教育品牌活动。

  第一、各区积极响应、特色纷呈,如越秀区以非遗文化为主开展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首届劳动作业设计评选活动、从化区以农耕活动为主开展了“以“乐耕‘甜’野,喜获‘烁’果”的劳动教育现场会、海珠区“科技劳动为主”开展了“美好生活  劳动智造”的劳动教育现场会,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广州模式的劳动教育品牌形象。

  第二、广州市大中小学“学校劳动周”在增城区的启动仪式向全市大中小学吹响劳动教育的集结号、全市各校积极探索开展“学校劳动周”,动员全校师生以多种形式开展劳动实践、成果展示、文化宣传等学生“五个一”的劳动实践品牌活动。

  第三、在全市层面组织遴选了100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校,试点校学生开展中草药种植、中药香囊制作、膳食营养烹饪、美育劳动实践等不同主题的劳动实践视频征集活动,开展了中小学科技STEM劳动教育暨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通过“以评促劳”,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劳动的兴趣。

  形成了跨学科融合、跨文化融合、跨区域融合、非遗传承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劳动教育亮点创新,形成“一区多品”、“一校一品”、“一生一案”的广州劳动教育品牌格局,为各区域的劳动教育活动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

  (二)共建共享:“3+N”的劳动教育资源体系联得“紧”。形成了“3+N”(政家校社联动+线上线下联动+校际联动+N个发展共同体联动)的资源体系。

  第一、各区把“政府、学校、基地、家庭、社会”五位一体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不同领域、不同范畴的劳动教育主体作用,各学校结合校本实际,开展校内劳动实践,并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鼓励家务劳动、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社区劳动,各校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

  第二、面对疫情,各区借助线上线下的互动教学的优势,录制了一系列精品的劳动教育线上课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第三、为促进城镇和农村学校劳动教育方面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各区组织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开展结对共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探索“劳动实践1日体验活动”“劳动实践深度体验活动”,如广州市荔湾广雅小学与从化区良口镇第二小学师生在良口二小的校园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劳动教育城乡结对活动,形成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校际共同体。

  第四、初步打造了“1+3+N”劳动教育基地联盟,即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3个区级劳动实践基地+N个劳动教育基地,开展馆校合作,认定一批社会劳动教育基地,认定一批利用职业院校实践场所进行劳动实践的基地学校。

  通过N个发展共同体联动,有效利用了各类社会资源,形成了因地制宜、综合实施、适应时代的劳动教育育人强大合力,开创了劳动教育共建共享的广州特色。

  下一步,我局将紧密结合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探索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深入推进广州市劳动教育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调整广州市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二)进一步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场地保障。在2021年基础上,逐步提升财政资金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和使用效益,加大对我市特色学校、试点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软件和硬件投入,打造多个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与带动作用。

  (三)持续完善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生劳动教育的多元评价体系。广州特色“劳动奖章”、“劳动小模范”等市级评选奖章,并不断探索完善劳动教育多元评价体系。

  (四)广泛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打造广州市劳动教育品牌。持续举办广州市劳动教育现场会,为各区各学校提供市级交流展示平台;举办市级“百佳”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的评选活动,打造市级劳动教育课程品牌,有效推动全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优质均衡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