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育开新篇!教育同仁共谋高质量发展
“以劳育人”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推动广州市劳动教育驶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3月16日,2023年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暨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越秀区文德路小学举行。广州市劳动教育领域的精英力量齐聚一堂,分享经验,开阔思路,共同探寻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广州方案,齐心奏响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越秀区教育局、越秀区文德路小学、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承办。
深耕劳育结硕果
为劳动赋能,为成长添彩。广州市教育局坚持开门办劳动教育这“一个理念”,聚焦劳力、劳心“两个目标”,采取政府推动、学术驱动、市区联动“三项举措”,找准开设必修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加强师资建设、促进学科融合“四个抓手”,落实普及实践活动、拓展实践场所、创新教育模式、落实教育评价、加大经费投入“五个保障”,积极推动构建跨产业、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跨平台的广州新时代学校大劳动教育格局。
会上,广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学明从擦亮“特色学校”品牌、担起“先行先试”责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个方面,分享了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发挥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作用的工作意见。
越秀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晓就如何破解劳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分享了越秀方案。
本次活动现场设置了21个展区。越秀区文德路小学展示的创意电子制作项目集实践性、科学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分析电路原理、掌握焊接、拆焊及运用3D打印技术融合功能拓展、工程、技术与创新的新型综合劳动技能;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基于学校与药企共同打造的中医药劳动实践基地“杏林百草园”,利用园内种植的艾草和薄荷中指引学生制作的可以驱蚊止痒的艾草薄荷膏;南沙第一中学立足于南沙地处江海之滨的地域特色,把海洋作为劳动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创设海洋文化特色课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在“双减”背景下,从陶艺课程主题项目做加法,学生的陶艺作品将作为其他劳动课程所使用的器具。
广州大同中学展示“农识”课程项目
越秀区小北路小学“5+N”项目式研学课程
广州市回民小学学生介绍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作品
各位嘉宾种植劳育新苗
学科巧融合 劳动趣教育
推动劳动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劳动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为推动各学科交融互渗,彼此支撑和促进,广州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教育模式,为教学改革注入活力。
劳动与学科教学可以碰撞出什么火花?来自越秀区4所不同学校的老师打破学科边界,以“劳动教育+科学”为例,来自越秀区文德路小学的吕恒老师以《体验3D打印笔——设计制作耳机绕线器》为主题进行说课展示,通过推动科学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的交汇融合,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的林婷婷老师开展主题为《自制桂花蜜》的“劳动教育+生物”八年级说课展示,将桂花蜜的制作引进课堂,使学科知识与生活中的劳动实践巧妙结合。
“劳动教育+科学”说课展示
让劳动教育回归生活
2022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以独立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呈现。
从室内到室外,从学科到生活,劳动教育寓于方方面面。活动现场还特别设计“劳动生活荟”体验分享活动,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从项目中传递劳动教育的智慧和力量。“小小农夫丰收季”劳动游戏,巧妙融合劳动与体育学科,旨在让参与者既体验到丰收的喜悦,又能感受到农夫劳作的不易。“流浪地球3”则是将旅行的收纳与整理劳动融入到游戏之中,游戏需要学生依据行程安排、天气状况准备衣物和生活用品等,独立完成外出远行的行李箱整理与收纳。除此之外,还有“志愿服务在行动”“我是小木工”“智慧小农庄”等有益有趣的体验项目。丰富的体验内容使现场嘉宾跃跃欲试,纷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参与。嘉宾们在亲身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体验劳动,感受劳动!
越秀区启智学校学生掐丝珐琅与衍纸艺术作品
“劳动生活荟”之“志愿服务在行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