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双减”背景下的首次中考命题——强化基础,重在能力

  • 发布时间:2022-06-23 10:24:37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今年是“双减”后首年中考,作为国家试点城市,广州加强“双减”背景下中考命题研究,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定考,确保“依标命题、难易适度、教考衔接”。强化基础,重在能力。各科命题均能围绕核心素养,依标务本,强化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考察。联系实际,创设情境。试题强化应用情境创设,以解决问题为考察重点。题型创新,避免刷题。各科试题类型及考察方式灵活,用内容形式创新来负载知识点考察,着力避开简单刷题训练得高分的模式。关注阅读,推动深度变革。各科考试有阅读量与质以及书写等要求,引导常规教学更多关注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学习能力,引发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下面一起来看6月22日2022年广州中考命题思路讲解新闻通气会上,各位专家如何解读2022中考试题命题思路。

  道德与法治试题分析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申东红

  2022年广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积极贯彻“双减”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广州、广东、中国故事,引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得有意思;试题命制应用新结构教学评框架,强调科学规范命制,引领一线教学要重视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考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引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得有意义。从而,真正发挥道德与法治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从考查知识的维度看,试题关注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知识。试题避免纯记忆性内容考查,把考生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中解放出来,“只背只记考不高! ”试题强化情境化设计,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有效考查考生综合素质。如试题要求考生说明广东是如何促进共同富裕的,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共享发展成果等学科大概念。这样的考查方式,意在引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习减负提质增效,发挥好考试对教学指挥棒的正向引导作用。

  从考查能力的维度看,试题设置不同能力进阶的问题。考生通过对从简单到复杂富有梯度、渐次深入问题的回答,展现出从低阶到高阶的能力,让考生学有所答,增强他们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获得感。如试题第1问考查国家机关行使的职权,属记忆理解类试题,相对简单;第2问考查是否赞同法律个案中行为人的做法并说明理由,属分析评价类试题,难度较前一问略大。

  从考查水平的维度看,试题考查兼顾学科基本能力和深度学习品质。如试题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导语,要求考生围绕“新时代的长征,由我接力”为题进行思考和表达。试题从“认识”的层面,考查考生能否从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出发领会三名红军女战士和黄文秀的先进事迹;从“认可”的层面,考查考生能否有意识地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从“认同”的层面,考查考生能否将走新时代长征路的使命内化于心;从“认定”的层面,考查考生能否自觉地承担起接力新时代长征路的任务。试题着力引导考生树立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信念,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从考查情境的维度看,创设以真实生活为核心的试题情境。情境涉及的话题着重讲好中国故事,凸显广东广州元素,不回避热点,不避开重点,而是迎着热点上,聚焦重点考。试题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主题,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和英雄的故事、先进人物的故事和考生身边的故事等。试题涉及到的人物故事有红军长征中三位女战士半条棉被的故事、“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的故事、雷锋的故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顾诵芬的故事、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的故事等。

  2022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 202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实“双减”要求,突出育人导向,应用新结构教学评框架,考查考生综合素质。

  落实“双减”要求。试题呈现方式多样,有文字、漫画、图表等,有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符合初中学生阅读习惯。试题文字表述简练,赋予考生更多思考和书写的时间。全卷没有“偏”“难”“繁”“怪”题目,试题平实友好,总体难度适中,材料呈现简洁明了,问题创设指向清晰。如试题的材料简要叙述了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制定与公布的事实,考查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的职权;又如试题通过文本的形式呈现2021年广东省四大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2017年至2021年广东省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数据,要求考生分析广东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这些题目反映教师日常课堂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真实学习现状,考查考生真实学习水平。

  突出育人导向。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材料的选取和问题的设计渗透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引导考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和人格修养等,厚植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增强他们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力求让考生在读题、思考、书写的全过程接受中考这一“初中最后一堂思政课”教育的洗礼。如试题通过王亚南老师提出“脑力劳动者每天至少要走十里路,这样看起来占用了学习时间,实际上调剂了精神,增强了体质,会提高学习效率”这一观点,引导考生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实现体育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功能。又如,试题以生活中常见的家庭教育个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摘录的条文为情境,分析小雷父母的做法;要求考生围绕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喻户晓撰写宣传标语,引导考生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并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语文试题分析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中语会副秘书长

  林晖

  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2022 年中考语文命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发挥课程育人目标,在精选试题素材、聚焦真实生活、培养家国情怀、加强写作思辨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一、讲仁爱,重家风,文化浸润少年心

  坚持立德树人是最根本的价值取向,贴近现实生活是最主要的选材依据,今年的语文试卷在试题素材的选择上,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当下的发展,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如建团100周年、冬奥会、古籍保护、乡村振兴、全民健身、职业教育、科普工作、湿地保护等都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紧跟时代的步伐。

  文言文阅读选自《礼记正义》,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弘扬讲仁爱、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引导学生从优秀的古代典籍中获得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突出“文以教道,以德教化”的思想。名著阅读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共产党人勇敢、自信、乐观、奉献的革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给学生带来了深刻的人文启迪;《傅雷家书》全面展示傅雷家风,突出“真诚行人、认真做事”的生活准则,倡导重视良好家风家教的传承。文学类文本《病人的健康》,写一对兄妹在妈妈病重的时候想方设法照顾妈妈,感人至深,引导学生关心家人,孝敬长辈。

  通过精选试题素材,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视家风传承,以此强化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力求让学生在做完试卷后,能够感觉到自己提高了,成长了,真正发挥中考的育人功能。

  二、探古籍,访湿地,语文聚焦真生活

  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非连文本阅读选取了这个热点话题。通过阅读与古籍保护相关的材料,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籍保护的现状、已取得的成果及保护工作的价值意义。中国有大量的古籍留存,这些典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提倡古籍保护与利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之中,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坚定文化传承的信念与决心。同时试题也充分考虑到“双减”政策的要求,材料篇幅短小,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

  综合性学习选择了“湿地保护”的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命运。题目设置了同学们到湿地公园研学的情境,要完成的任务真实有趣,首先需要跟工作人员得体地交流,表达参与湿地宣传栏制作的意愿,然后为宣传栏设计栏目、制作宣传标语等,强调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借助丰富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去发现意义, 建构并运用知识。

  三、善读书,读好书,名著拓展大视野

  名著阅读是2021年开始增设的附加题,旨在推动阅读,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爱读书、 善读书、读好书,丰富精神世界,助推精神成长。

  从考查涉及的文本类型来看,既有文学类文本《朝花夕拾》,也有科普作品《昆虫记》,还有书信《傅雷家书》,试题通过选取多样文本,引领阅读的多样化,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全面培养阅读素养。

  从测评的方式来看,既有对人物、情节等表层信息的感知,也有对名著的感悟、鉴赏和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呈现综合化和整合化的趋势,尝试进行主题阅读测评。比如就名著中“多样的生物”这一专题聚焦点,综合《朝花夕拾》《昆虫记》《海底两万里》等不同作品进行探究,促使阅读博而专、广而精,推动深度阅读。

  本次名著阅读的考查,更加注重真实的整本书阅读,充分关注阅读本质,触及名著阅读“阅读”的根本属性。学生须结合整本书阅读,调动真实的阅读经验,在阅读中发现并形成自己的阅读认识与体验,把阅读收获内化为素养。

  四、赤子心,家国情,写作抒发真性灵

  今年的作文题目是“我是如此地热爱__________”,有别于往年的命题作文,本次写作采用半命题作文,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能激发考生的发散性思维。但就题目来说,仍属于生活化情景范围内的命题与立意,延续了近几年广州中考作文一贯的命题风格。题目不设置审题障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表达真正有个性的见解与感悟。

  “我是如此地热爱__________ ”,作为题目,情感赤诚、热烈,具有正能量,引导学生通过爱与周围的人或事发生关联,呼唤人性中美好的情感。“我”是写作的主体,强调了考生应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材料,抒真情写真事,进行真实语境下的表达与交流。“热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意思是“热烈地爱”,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体现正向的、积极的、坚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如此”,意思是“这样”,指示状态、方式、程度等,作为状语修饰“热爱”,起强调作用,提示学生在叙事中要懂得聚焦,注重细节,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详细的叙述、描写表达出来。

  “我是如此地热爱__________”,既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的实际,又关注到学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题目的选材范围很广:可人、可事、可物;可个体,可群像,可家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个性化地填写横线上的内容,从具体的人或物的角度选材,可抒写自己对家庭、集体、社会、自然万物乃至国家的炽热的爱;也可从抽象事物的角度选材,抒写对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的执着追求。鼓励学生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详实地记录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及认识。

  写作是一个挖掘、整理、反思、提纯生活的过程,优秀的作文题目可以促进学生通过写作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我是如此地热爱 ”,将善的、美的价值追求融进写作过程,我如此地热爱的人、事、景、物等,一定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的笃定选择,是能够感动自己或他人的情感载体。如此“热爱”的是什么,“热爱”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如此“热爱”,在构思与写作的过程中,唤醒生活中的独特体验,进行思辨性的语言表达,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人格修为,并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行为的自觉,潜移默化,立德树人。

  数学试题分析

  广州市第二中学数学科长

  曾爱群

  一、依标务本夯实基础,基本题也要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2022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发挥中考命题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有关评价理念,顺应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潮流。科学使用多维细目表进行试题编制,从形式维度、知识维度、能力维度、结果维度四个方面对试卷进行量化分析。绝大多数试题都来源于教材,采用的素材全面覆盖了初中数学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并多层次多角度的考查了核心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二、稳步推进开放创新,新题型也要反映真实情境

  2022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在结构、题型、难度上与往年保持一致,但“稳中有新意”,试题在背景材料选择上更倾向于创设真实情境,同时,试题的设问也更加开放。以往数学题目的条件均是给定的,学生可以直接使用所有条件,但在实际情境中,条件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不同条件下需要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数学思考的本质之一。题目体现开放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精巧设问促进发展,稳难度也要培养数学思维

  试题命制形式灵活,虽然难度不大,但非常注重将学生熟悉的知识点、思想方法用创新的形式呈现。试卷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强调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强调数学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例如:试题以常见的矩形和等边三角形为背景考查图形的动态变化,新颖的设计在增加区分度的同时充分体现数学提倡的探究精神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导向。又如试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题目表述非常简单明了,却巧妙地将已知的二次函数的各项条件隐含在动点的相对关系中,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考查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等数学核心素养;又如试题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多样,避免所谓的解题“套路”,充分体现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强化阅读激发兴趣,大考试也要激发学习愿望

  2022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在强调数学应用性的同时注重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关要求。试卷具有实际背景的解答题比例较往年略有提升,实际情境试题共31分,约占25.83%,试题内容学生喜闻乐见,兴趣盎然,有激趣功能。比如试题以“疫情防控下志愿服务” “运动员考核成绩”为背景,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增强社会责任感;试题以“中学生平均每日运动时间”的调查为背景,体现新时代对学生全面发展新的要求;试题以“计划建设天然气储存室”、数学小组活动“测量旗杆高度”为背景,注重考查学生的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试题的阅读量较往年略有增加,引导学生重视数学阅读能力,对数学抽象能力、模型观念等数学核心素养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稳步推进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总之,试题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考查,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关要求,面向未来,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数学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也引导教师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关注数学思维的提升,注重作业的精准设计,重视“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英语试题分析

  广州市执信中学英语教师

  邹春媚

  2022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注重突出学科育人导向和核心素养导向,落实“双减”政策。试题强调在真实情境和完成真实任务过程中,全面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试题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

  一、主题语境内涵丰富,语篇文本内容厚重

  试题选材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主题语境内涵丰富,始终给予考生积极正向的引导和美的熏陶,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考生的知识见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语篇填词文本内涵厚重,简述敦煌璀璨的历史文化,颂扬数字敦煌,传递敦煌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激发考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阅读理解题文本介绍了世界科学巨匠达尔文的生平及其对世界生物科学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巨匠人文品格与科学精神,渗透理想信念与奋斗精神。书面表达要求考生向学校英文报投稿,介绍自己所设计的绿色图书馆。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为共建绿色地球美丽家园出谋划策并付诸行动。

  二、主题、情境贴近考生生活和学习,渗透品德修行与养成教育

  试题通过贴近考生生活和学习的主题与情境,引导考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如完形填空语篇犹如发生在考生身边的校园故事,真实而感人,引导考生提高审美情趣,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理解“快乐”的深刻内涵,实现自我成长。如阅读理解语言思辨性强,引导考生在人际沟通中学会倾听与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语法填空在质朴的语言中渗透了生活常识、劳动观念与个人责任感的学习。如阅读填空语篇用生动、饱满且极具交互性的语言鼓励考生建立良好的生活和运动习惯。体会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幸福感。

  三、试题情境真实、语篇类型丰富,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试题所选语篇情境真实,类型丰富,涵盖了日常对话独白、记叙文(故事、人物传记)、说明文(事理阐述、介绍类短文)和应用文(规则介绍、活动安排与计划、通知)等常见文体,注重考查考生理解文本核心信息的能力,充分体现现实生活中同类文本的真实阅读目的与交际功能。如阅读理解选择了故事文本、图文并茂的多模态文本等,在考查考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充分考查了考生“看”图并将图片与文字建立关联的能力。又如完成句子,通过为考生创设“学校科学日”的真实情境,要求考生描述主人公凯特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成员共同克服困难,制作并成功发射水火箭的快乐体验,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完成了一次简单而完整的叙事过程。再如书面表达,要求考生向学校英文报投稿,介绍自己所设计的绿色图书馆。该写作任务情境真实,在帮助考生搭建写作思路支架的同时,给予考生创意表达和想象的空间较多。

  物理试题分析

  广州市番禺区教研室教研员

  何志强

  以评促教助力双减,情境育人落实课标

  2022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双减政策背景下的首次中考,广州中考物理试题注重以评价育人,以评价引导教学,进一步巩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成果。试题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充分体现课程标准要求,并贯彻落实到所有题型;注重从教材中选取命题情境素材。旨在体现教材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引导教学回归教材。物理试题主要特点有:

  一、围绕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

  试题体现育人导向,通过情境充分发掘考试评价的育人价值,落实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目标。例如结合学生健身运动信息考查机械运动基本概念;结合我国古代乐器“编钟”考查声学基本概念;结合工人劳动的具体场景综合考查力学知识。这些试题通过体育运动、音乐鉴赏、劳动实践等情境,强调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生话•物理•社会”的理念,落实五育并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重视科学思维,导向科学素养

  试题体现素养导向,重视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能从情境中辨识、提取和加工信息,如运动设备记录信息题,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物理学科的思维方法;如发光二极管题,重视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及规律本质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体例解释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如红外成像测温仪题。

  三、回归教材内容,重视考查基础

  试题体现教学导向,有助于“教学评”一致性。试题情境关注选取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初中物理教学要重视教材,突显物理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部分试题素材源于教材的实验、插图及习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如利用连通器做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实验,利用量筒间接测物体浮力的实验,利用改编自教材的实验情境考查学生的光路作图和电路连图规范。此类题目旨在通过考试的反拨作用,引导教学回归课本,让教师和学生认真研读教材。

  四、体现学以致用,学会解决问题

  试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试题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情境取材于生活实际,数据真实;不编造实验数据,注重试题的科学性、探究性;不设置偏题、怪题,确保试题的开放性、公平性。部分物理试题体现了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理念,试题精心取材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过程、实验探究等各类活动,信息呈现形式丰富,如运动设备记录信息、魔术道具材料、编钟、温控开关、发光二极管、红外成像测温仪、汽车启动电机的电路等。此类题目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让学生乐于探究生活中物品的物理学原理,引导学生从解题转变为学会解决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课标特点。

  五、突出学科特点,考查综合能力

  试题加强了对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考查,如多角度获取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运用物理学术语言表达的能力。试题通过文字、图表、图象、图示等多种方式呈现信息,考查学生在不同呈现方式下提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如试题中用到了运动信息表、能量流向图、实验情境图片、实验图示、数学图象等。试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已学的物理知识,做出相应推理和迁移应用知识。试题还考查了学生借助文字、公式、图示、图表、图象等方式规范表达思维,如开放性设问等。

  2022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严格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命题,凸显育人导向,紧贴教材内容,体现课标要求,重视素养考查。试题在加强学生审题理解、信息获取和加工、逻辑推理、知识迁移、图象分析、实验探究等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关注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的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试题分析

  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教育学会

  中学化学教研专委会会长

  钟立

  传统现代相辉映,自然人文互交融

  2022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考查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水平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的双重定位,实现考试育人和学科育人的双重功能。试题精选情境素材,立足学科基础内容,不断深化能力考查,着力体现学科大概念的渗透,较好地发挥出引导教学的作用。试题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一、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使命感

  试题从我国古代工艺技术成果和当代科技成就中挖掘素材,让学生体会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同时感受国家科技进步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使命感。如试题以“三星堆”“马王堆”等重大考古发现和“文房四宝”为题材,展现了我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手工业制造方面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又如试题情境选用源自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铷原子钟国产化的故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使我国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诸多方面不再受西方国家的压制,向学生传递我国科技工作者们奋发图强、不畏艰辛的精神品质。又如试题从中国空间站“氧再生系统”取材,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科技的迅速崛起,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二、渗透美育、劳育以及绿色发展理念

  试题借助中华文化瑰宝传达文学之美、工艺之美、劳动之美,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宣扬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资源循环利用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方面的巨大贡献,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如试题引用晚唐诗人陆龟蒙描绘青瓷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结合一些生动的图片, 展开对陶瓷制作、使用的探究,引导学生用现代化学的视角分析鉴赏古代窑炉及其技艺的精妙,品读中华民族人文与科技交相辉映的璀璨历史;试题用“能源结构图”表达了我国加快清洁能源开发的进程;试题介绍了“绿色冬奥”,以及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特色,不仅凸显我国新能源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地位,也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建筑减排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重大意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试题围绕“三废”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创设试题情境,渗透了浓厚的环保理念。

  三、注重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考查

  试题注重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解决真实化学问题,从而实现化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如试题凸显广州元素,取材广州北部水厂最先进的第三代净水工艺——超滤膜处理技术,该水厂是亚洲最大规模的单一膜处理车间和国内最大规模的超滤膜水厂,本题考查学生将物质分离方法用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将空间站中如何循环利用人体排出的水和二氧化碳,用分子模型图呈现,情境陌生且极具时代感,考查学生运用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水平。试题通过创设真实的实验探究情境,考查学生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基于学科认知模型进行方案设计的能力,以及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深度思维。有试题呈现了兴趣小组课外研究项目的真实案例和数据,考查学生多因素对比实验的设计水平,全卷最后一问更是采用了全开放形式,在评价与反思中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在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生态建设等真实的化学情境中,传递正面价值导向,促进学生对化学科学本质的理解,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将化学用于生活,适度增强开放性,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为民族复兴和人类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历史试题分析

  华侨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李晓玲

  2022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体现了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价值和功能。试题以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 “双减”政策要求,立足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培根铸魂,聚焦四史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试题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如试题考查了商朝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魏晋南北朝时期优美的书法艺术、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等。试题还通过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史实和重要历史线索,考查学生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掌握及认识程度,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如试题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光荣,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增强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

  二、启智增慧,培育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题利用问题情境的设置,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如试题通过解放战争时期军民团结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历史,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如第26题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学习实际,依照课标的教学活动建议,选取多种素材。此题首先考查学生是否掌握选择史料的基本方法,继而引导学生将文献史料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相互印证,要求概括唐朝长安城的特点。试题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培育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并在今后历史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加以运用。

  三、夯基垒台,突出主干知识

  试题服务“双减”工作,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引导教学紧扣课程标准、充分利用教材。试题考查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时空线索,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如试题通过陈延年到广州参加革命活动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国共第一次合作这一主干知识的了解;又如试题通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缴获的战利品,引导学生了解“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历史,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又如试题围绕“欧洲走出中世纪”这一重大主题内容,考查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和西方的文艺复兴、探寻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夺等主干知识,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体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视野和胸怀,初步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四、鉴古知今,关联学生实际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是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文素养的课程,具有鉴古知今的重要作用。试题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情境、生活情境和社会情境,将多样的素材与创新的问题有机结合,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做到融会贯通,鉴往知来。如试题以学生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为素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传唱的时代意蕴,体悟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影响。如试题让学生列举获取关于唐朝长安城知识的方法,再现学生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又如试题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能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作的努力,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生活与祖国发展的关联,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