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家庭教育问答④|学科作业那么少,给娃“加餐”好不好?

  • 发布时间:2021-11-22 09:51:52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双减”政策对家庭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有人感到困惑,也有人觉得无助,更多人表示焦虑。“广州教育”重磅推出“双减”下的家庭教育Q&A专题,由师生、家长提出自己最关心的“双减”相关热点问题,来自广州各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专家将为他们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本期的关键词:“作业”  

  对于“双减”政策落地后作业大幅减少的状况,家长普遍反应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一做作业鸡飞狗跳”的情况少了;忧的是“我的孩子的学科类作业这么少?反而增加的作业是跳绳、做菜或者读一本书。作业那么少,真的好吗?我还要不要给他加点料,额外布置点作业呢?”“我也想‘加餐’,可是孩子也知道‘双减’,表示很抗拒,我都焦虑了。”别着急,你有一份广州市家庭教育名师指南待查收——

  一、学校如何确保学生的作业量真的减少呢?

  广州市张婥恩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中小学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校内公示意味着作业量相对公开、透明,且接受两个监督:一方面是来自学校的监督,其中既有管理人员的监督,也有老师之间的互相监督。另一方面是来自学生的监督,这个监督力量更大,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力量,让学生充分了解、运用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形成一种监督的意识,畅通监督的渠道,从而确保学生的作业量真正减少。

  二、“双减”背景下,教师减少布置重复、机械化训练的作业,作业少了真的好吗?孩子不能熟练掌握题型或者作业完成质量有所下降怎么办?

  广州市蒋基露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由于“双减”政策对每天作业时长有严格的规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减少了重复性、机械化训练的作业。孩子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在做题型练习时因不熟练而出错,家长自然希望孩子多做几道同类型的题,以达到熟练掌握该类题型的目的,可孩子却认为加重了负担,多数都会不乐意。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帮助孩子:

  1.培养孩子完成作业后检查的习惯,仔细地检查就好比重做了一次,加深理解和记忆;

  2. 遇到孩子不懂的问题,最好不要直接用作业的题目讲解,而是先用同类型的题目来讲解,孩子理解后自己解决作业问题,从而使孩子更加熟练掌握知识;

  3.鼓励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多回忆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查看书本例题,多动脑筋思考,勤与老师沟通,主动向老师请教。

  广州市黄润带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学校要求老师减掉的是一些数量过多、质量不高、机械重复大量抄写的作业,把作业的要求改为少而精,而且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作业布置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为学生精心选择作业,作业要保证基础性和时效性,杜绝机械重复的作业。作业的量是少了,但是质量提高了,孩子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国家要求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老师们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布置体验性和实践性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体验,并在实践中体验多维度的成功与快乐。

  三、如果孩子以减负为由,拒绝做作业怎么办?

  广州市黄润带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此问题须从多角度理解及处理。

  1.从教师角度,要控制作业时长。要结合学生年龄、学习进度、所学内容等进行调整,保证时长,也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需在保持预习的同时,适度进行复习,巩固记忆。同时要加大创新力度,让作业内容更有趣,更具有个性化。

  2.从家长角度,要持续关注和引导,以此关注孩子个性发展,人格发展,提高综合能力。不要不明就理地实施无力的惩罚,要给孩子表达和申诉的机会。家长需要问他能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什么?需要什么帮助?如果孩子单纯因为缺乏自我约束,那么适当的纪律管制是有效的。无论用纪律帮助约束,还是提供支持,都是孩子对我们的期望。因此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明确了解到孩子们真正的期望是什么。适当的纪律管制的目的是培养出孩子自己的责任心,父母需充分地沟通、引导。

  四、孩子现在进入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转折期,但现在作业那么少,我家孩子每天回家就是玩,给他再布置点家庭作业,他又反抗,怎么办?我都焦虑了。

  广州市黄润带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双减政策减少的是学生的作业量,不是减少教学的质量,作业较少并不是家长要焦虑的理由。三年级确实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孩子开始有自主想法了,学业上的难度也较一二年级大得多。面对这一阶段的孩子,想要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不能依靠题海战术,而是需要家长高质量的陪伴,陪伴孩子在学习以外的时间里增长见识,积极学习他感兴趣的事物,例如踢足球、画画、做手工等等。在陪伴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提高学习的内驱力。

  五、“双减”政策后,作业减少了,课外学科类补习减少了,孩子的学科作业能够实现有效复习和预习的作用吗?家长需要自主布置作业吗?

  广州市黄翠婉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1. 根据政策规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而且明确提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所以,家长可以培养和观察孩子的作业习惯,在完成书面作业前,先自主复习当天所学习内容,作业过程中,尽量采用闭卷完成的方式进行,以便于让孩子自我检测当天的学习效果。在闭卷后,如果有不会的内容,可以打开书本再复习涵括内容,然后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完成,以提醒自己这个部分是需要强化的部分。在教师批改讲解后,引导孩子做好习题管理,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已熟练掌握”“完全可独立完成”“听完讲解,已掌握并再次独立完成”和“听完讲解,但仍然不明白”的题目类型,最后一类型题目,可以根据孩子目前学情决定是否必须弄明白,如果超出孩子可接受难度,可以暂时忽略。通过以上方式,让做过的作业发挥最大价值。

  2. 政策中提到,“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因此,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各学科的个性化需求,咨询科任老师在学科素养提升方面,孩子是否需要补充、补充什么样的学习材料以及每天或每周完成多少量的学习内容。避免盲目选择内容或过量增加学习内容,对孩子造成过度负担。

  广州市周丽霞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首先,孩子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适当增加一些课后教辅练习,但不是必须的,需要孩子们学会独立自主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孩子们要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青年,而不要成为各种补习班下的内卷牺牲品。

  其次,建议家长先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沟通。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与学校的学科老师、班主任做好充分的交流,了解孩子在校内能否主动找老师解决学科问题,借着交流机会,与老师一同细致诊断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对于哪些地方需要“扬长”,老师可以提供建议,比如该给孩子买什么样的书,参与什么样的活动,或者学校有什么适合孩子的社团;对于哪些地方需要“补短”,老师可以推荐学校相应的课后服务时间,购买哪些学科练习作为补充。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家长能更清楚了解到孩子到底怎样学习最有效,参加哪些活动最有益,补充哪些学科练习更适合。当然,更重要的是询问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学起来也更有动力!

  再者,建议家长不要增加太多学科练习。“双减”之下,家长更应该聚焦到实际的家庭教育和亲子互动上,开展丰富的家庭活动,如:亲子运动、亲子阅读、亲子议事、亲子下厨、亲子旅游等。

  总之,为了给孩子赋能,家长和学校要形成合力,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助推力,而不是阻力,甚至盲目增加学科练习。让我们一起培养一个身心健康、有家国情怀的好少年!

  广州市刘映桃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双减”意味着教育要回归本位,家长要凝心专注于家庭教育应有的担当,从事真正的家庭教育工作才能发挥家庭教育应有的功能。希望家长们明白,教育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光砸钱是不够的,还要投入用心陪伴的时间,不能再用简单的经济投入来代替精力投入,在孩子成长中更需要投入的是时间、精力、情感、智力、陪伴,互动沟通、共同成长。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双减”后,家长可以不用再花太多时间纠结在学生书面作业上,而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亲子阅读上,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

  广州市黎颖桃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作业量减少不代表作业质量减少。作业是属于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巩固新知复习旧识,离不开作业的练习。问题是,有时候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孩子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双减”政策下作业的改变主要是杜绝“作业管理不够完善,作业形式单一,学生简单重复性的作业负担较重”。因此,学校的日常作业设计也会逐渐偏向于实践化和多元化。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等,要督促学生高效完成作业,利用好课余时间,带孩子参加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如家务劳动、体育锻炼、阅读和文艺活动等,增进亲子关系。家长不要过于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加家长会、家长学校,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状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家长们要明白真正的教育,不在于校外培训机构,而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双结合。好的成绩,不是靠刷题刷出来的,教育肥沃的土壤,还包括家庭和睦、自我驱动等。

  六、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进行有效阅读呢?

  广州市黎颖桃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阅读是父母帮助孩子成长和自我成长,最省钱、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双减”后,学生多出来的课余时间,父母们应该懂得用经典作品阅读来填补。做题训练,只能局限性解决眼前的问题;阶梯性有营养的阅读,可以积淀应对未来甚至终身的素养。中低年级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们的“如影随形”。如果父母们提前读过孩子需要阅读的作品,并在轻松氛围里将自己阅读的感受和孩子一起聊聊,可以想象这样的阅读能释放多大的能量。要想孩子成人成才,父母要挤出时间陪孩子读书,腾出柜子给孩子装书,养成习惯陪孩子坚持。

  当然,培养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量并不意味着什么都读,建议多读经典。在阅读过程中,对中低年级的孩子,父母亲最好能做到同步伴读,对中高年级的孩子,尽管不需要父母与其同步,但父母最好把孩子的书也能够自己读一遍,这样才可以形成对话,形成思维的碰撞,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

  广州市谭遇芳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双减”政策落地后,课余留给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明显增多了。阅读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影响理解能力和表达力,强化阅读要求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趋势,更是孩子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议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和讨论分析,最好每天都可以有固定的时间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低年级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中高年级可以建议孩子绘制思维导图或者生成阅读报告,从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读本?

  广州市黄翠婉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有时候开卷不一定有益,如果选择不适合孩子年龄段的读物,或者选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油墨过重,或印刷质量有问题的读物,反而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育。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有品质、有意义的课外读物。

  如何选择一本读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充分考虑年龄特征,认识自身的阅读水平,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及水平的读物进行阅读,可以稍微提高读本的难度。

  2.选择一本好的读物,可以从图书的内容、作者、译者、印刷质量、翻译质量、出版社/出版机构、推荐人等因素综合考虑。就出版社而言,每一个出版社或者出版机构都有其出版的特长,比如说各类字词典工具书首选考虑商务印书馆,传统文化读本首选考虑中华书局,文学类读物首选人民文学、作家出版社;国外文学名著翻译作品首选人民文学、译林出版社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