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家庭教育宣传周丨专家纵论“校家社”合力,校园打造协同育人新模版

  • 发布时间:2023-05-29 17:53:35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校家社”协同育人应该怎么开展?“校家社”三方关系应该怎么定位?为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引导家长落实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实现和谐共赢,广州市教育局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开启“携手共育 护成长未来可期”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主题活动,“线上+线下”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今年初,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校家社”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为进一步促进“校家社”三方协同育人,广州市教育局在当天的活动中开展了时长为4小时的融媒体直播暨圆桌论坛。

  专家圆桌会:解锁科学教育方法

  本场论坛聚集了学校、家长、社会的三方代表,包括广州协和学校(小学部)校长谭遇芳、南沙区第三幼儿园园长黄文娟、家庭期刊集团《孩子》杂志执行总编祁丽珠、广州市南沙区家庭教育协会会长冯德泉、“兔爸”教育基金执行主席程敏共5位家庭教育专家莅临直播现场,以圆桌论坛的形式围绕多个热点话题,由浅入深地剖析“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方式方法。

1.jpg

  作为学校代表的黄文娟园长表示,在“校家社”协同共育中,学校应该与家长建立信任,提高保育保教的质量。

  “家长要以榜样为主。”程敏则站在家长的角度,指出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的氛围、土壤不好的话,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孩子也会没有安全感和力量。”

  祁丽珠也认为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孩子缺的不是心理健康教育,而是缺家长的家庭滋养教育。”同时,她也点明了学校和社会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社会和社区教育要起到教化作用,促使家长学习更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学校老师需要学习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加强与家长的紧密沟通。

  5位家庭教育专家在探讨中相互分享看法与观点,形成思维碰撞,让观看直播的师生、家长对“校家社”协同育人产生了更深的理解,也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更为系统、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助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2.jpg

  学校创新实践:打造“校家社”协同样板

  基于家庭教育宣传周的契机,广州多所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专家学者“请进学校”开展讲座,让学生和家长“走出学校”参与研学,走出了“校家社”协同的创新途径。本场论坛联动了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越秀区铁一小学、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的线下家庭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现场,呈现了才艺表演、工作坊演示、家庭教育讲座、家庭教育示范课等丰富多彩的“校家社”协同创新实践模式,向观看直播的师生、家长传递协同育人的科学理念、实操办法。

  其中,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从5月15日开始,接连开展了天空农场亲子采摘劳动体验、摊位活动进社区、亲子研学、亲子游园、感恩父母系列课程、交流现场会等活动。更灵活的活动方式和更多样的场地选择促进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也加强了亲子沟通、家校沟通的紧密度。

3.jpg

4.jpg5.jpg

  越秀区重磅推出全市首个区级的家校学堂——“越秀家校学堂”,并在越秀区铁一小学举办启动仪式、展示示范课内容,同时也在校内设置了“移动家校学堂”,为家长提供线上微课堂、线下咨询等服务。铁一小学在宣传周期间也开展了现场咨询活动,对家庭教育给予专业支援,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

  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则举办了“凝心‘慧’聚,协同向未来”主题论坛暨展示活动,小学生们进行交响乐、心理剧、合唱等精彩表演,展示了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教育专家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背景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研究》的主题讲座和工作坊建设,为家长、老师拆解家庭教育问题。

  还有更多学校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组建团队、设计课程,走出校园特色。

  接下来,“校家社携手共育 护成长未来可期”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主题活动还将持续开展亲子朗读短视频征集活动、温暖孩子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家庭教育亲子研学实践活动,多管齐下,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具有高素养的家长、创造浓厚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