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体育西路小学:用科技点亮校园 以匠心陪伴成长
创办于1991年的体育西路小学坐落在广州新中轴线旁,虽然身处天河商圈,但却闹中取静扎实办学。《广州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以下简称“三年提升计划”)实施后,该校于2018年开办新校区,新增810个优质学位满足周边入学需求。
坚持体育大课间优良传统
在体育西路小学东校区门口,“六韵教育”清晰地向过往的家长和师生展示。这个教育理念因何诞生?时间倒回1987年。当年天河体育中心承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带动周边地区蓬勃发展,体育西路小学开办。随着第六届全运会的召开,其传递的六运精神也给体育西路小学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启迪和方向。
如今,六运精神已经渗透到体育西路小学的方方面面。上午的大课间时间,孩子们在漂亮宽阔的操场上进行广播操、跑步、跳绳和武术操等多项运动。据校长林雁介绍,学校一直坚持体育大课间的优良传统,“自从有了大课间这个概念,我们就一直在坚持和改进。”东校区大操场之前一到雨季就水汪汪的无法使用,改造后,操场使用率大大提升,也方便了足球特色课程的开展。
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体育西路小学推崇的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学校在设计活动时会考虑到每个孩子,给他们创造展示的平台。学校致力于推动德育活动改革,要求学生必须全员参加,同时欢迎老师和家长加入。例如艺术节,通过歌舞、相声、武术、诗朗诵、手语操、舞台剧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让每个孩子享受其中。
这个核心价值观也获得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家长对于教育公平是非常关注的,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价值观落地,才能实现公平。学校里的教育均衡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拥有成长的机会和平台。”林雁说。
课程设计多维度挖掘学生潜能
据了解,体育西路小学从课程设计方面多维度挖掘学生潜能,努力构建现代与经典、人文与科技为一体的特色课程,把书法、艺术、科技教育、STEM教育、足球、篮球等纳入课程管理。
体育西路小学一贯重视科技创新教育。上世纪90年代,该校的无土栽培科技劳动教育就做得有声有色。近年来,学校在开发STEM教育课程上也做了众多努力,基于STEM理念的“新丝路·万里行”科技特色课程,把一个个活动做成一个个“科目”,再形成一组组“科目群”,最终发展成为“课程体系”。
据介绍,“新丝路·万里行”科技特色课程紧紧围绕“海洋文化”“丝绸之路”主题,和各年级的语文、数学、科学、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有机融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研究项目都不一样,课程难度也不同。该校还通过组织教师结合主题开展科技节、春秋季研学等活动,丰富校本课程资源,让孩子们由校内走向校外,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通过引入STEM教育理念,多学科融合成为常态。目前该校已连续三年承办天河区STEM教育创新能力大赛,提交及获奖作品数量一年比一年多。
开展社会实践,跳蚤市场开到步行街
2017年,体育西路小学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跳蚤市场,活动走出校园,来到天河南步行街。这次跳蚤市场活动是一次综合的社会实践,所有学科知识都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所有老师都要参与指导。
语文科老师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写广告词、做商品推荐;数学科老师指导孩子计算商品成本、按比例设计摊位;美术科老师用心协助孩子进行手工制作……学校还将德育元素融入活动,最后通过义卖方式,把这次活动获得的善款全部捐献给敬老院和山区的孩子们。
特色:“六韵教育”主张德智兼修
“六韵教育”主张德智兼修才能享受一段充满阳光的学习旅程,体验成长的快乐,并希望培养具有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体西学子。
学校重视打造有效的德育活动平台,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电视台”用形象直观的方式,深入校园实际,用录像、采访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和感知,更好地实现德育生活化。
该校西校区开发了7块试验田给学生种植,由于争取的班级多达11个,所以校方决定通过班集体竞标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在教学楼间还留有一片土地,这是校长林雁特意安排的一个教育平台,让学生发挥创意,决定如何使用这块地。“这里面涉及很多学科知识,它的设计方案要具备科学性、美观性、可操作性,然后还需要计算成本。”
他们眼中的“体西”
“我觉得现在上课就像探险一样,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动手。”——体育西路小学学生
“下一步希望能把‘六韵教育’理念做得更系统更深入。把孩子们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以及有竞争力的栋梁之才。我希望每一个体西学子都能成为这样的人。” ——体育西路小学校长林雁